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一探青少年至青年時期的性傾向分布及流動

研究COtt et al., 2011)2001年的問卷封面

同性戀的青少年比例到底有多少?聽說性傾向會流動,所以人人都可能變成同性戀嗎?本文介紹以下不同年代的三個大型調查,試著了解這些問題。
ARemafedi et al., 19921986年到1987年間,對象為美國明尼蘇達州3470612-20歲的青少年的橫斷面研究。
BSavin-Williams & Ream, 20071998年到2002年間,針對分散全美國的2074712-18歲青少年做了三波問卷調查的縱貫性研究,第一波及第二波相隔一年,2001年至2002年間進行第三波追蹤。
COtt et al., 20111999年起至2005年間,針對分散全美國的1384012-17歲青少年的縱貫性研究,每兩年做一次問卷,共四波歷時六年,至受訪者18-23歲。

一、受同性/異性吸引(romantic attraction)和性傾向的認同(identity)

A研究中,平均有3.7%的男性和4.5%的女性表示主要受到同性吸引,年紀愈大比例愈高,但只有0.7%的男性和0.2%的女性認為自己是同性戀,另外各有少於1%的人表示受到兩種性別吸引且認同為雙性戀。
各年齡中主要受到同性吸引的比率(%)(A研究,Remafedi et al., 1992)
B研究中受同性吸引的男女都只有1%左右,但有3.1%-6.3%的男性和3.5%-12.3%的女性可受兩性吸引,認為自己主要或完全是同性戀的男性有1.8%,女性有1.2%,認為自己是雙性戀的男性只有0.6%,女性則有2.6%


三波資料中男女分別被吸引、性行為及性傾向認同的比率(B研究,Savin-Williams & Ream, 2007)

看起來AB兩個研究中,受同性吸引數據差異很大,但B研究的討論中也提到,這種盛行率差異端看你把分界點定在哪裡,像A研究訂的類別是「主要」受同性吸引,就會納入一些偶而會受異性吸引的人,如果類別是「只」受同性吸引,就會把這些人推到受兩性吸引的分類中了!相反地,如果調查的是曾受任何同性吸引的比例,數字則會再大幅增加。因此只把性傾向分成兩類或三類與現實狀況並不相符,光譜會是較好的解釋。

再者,我們可以看到在愛滋病剛開始現身的A研究年代,即便承認大多受同性吸引的青少年,也絕不敢輕易肯認自己是同性戀。這個比例在十多年後的B(上表藍框)C研究中就有逐漸增加。

C研究並沒有詢問被哪種性別吸引而只問認同,結果與B研究所呈現的相去不遠,可以看到非異性戀中男性有較高比例認同自己是同性戀,而女性則較多認同是雙性戀。和B研究一樣,這裡也看到主要是異性戀但也偶有同性傾向的人數眾多,且女性也比男性多出一倍,如果把所有跟同性有可能產生愛戀的人加總起來,男性約有10%,女性則高達約20%
男女各年齡中性少數的比率(%):橫線為主要是異性戀,塗黑為雙性戀,斜線為主要是同性戀,直線為完全同性戀,空白為不確定(C研究,Ott et al., 2011)

二、性傾向未知的比例

除了沒有給「不知道」這個選項的B研究,A研究和C研究(上圖空白直條)中都有一個不小的族群認為自己還不知道性傾向,而且年紀愈小,未知性傾向的比例愈高,尤其年代較早的A研究,12歲未知性傾向的比例高達25.9%。隨著年齡增加,C研究中非異性戀的認同和A研究中被同性吸引的比例,都有增加的趨勢,而未知性傾向的比例則逐漸減少,顯示性少數會花較多時間摸索自己的性傾向而較晚產生認同,但C研究中計算出仍有66%一開始為未知性傾向的人,最後自我認同是完全異性戀。
各年齡中不確定性傾向的比率(%)(A研究,Remafedi et al., 1992)

三、同性/異性吸引和性傾向認同的變動

B研究中把受試者分成不受吸引/遺失、只受同性吸引、受兩性吸引、只受異性吸引四組,不分年齡統計出受試者在任兩波資料間,留在原組別的比例。其變動很劇烈,但從頭到尾只受異性吸引的比例始終很高(八成以上),只受異性吸引者僅少數會變動,同時也有很大比例受同性和兩性吸引的人往受異性吸引的方向流動。

男女分別不受吸引/遺失、只受同性吸引、受兩性吸引、只受異性吸引,任兩波調查間移動至各組別的比率(%)(B研究,Savin-Williams & Ream, 2007)


C研究中將性傾向認同分為未知、完全異性戀、主要是異性戀、雙性戀、主要是同性戀、完全同性戀六個類別,以變動分數(MMobility Score)來計算性傾向變動(例如原認同為完全同性戀,兩年後調查變成主要是同性戀)的機率,僅統計有無變動,而不計算變動幅度,M=0表示完全無變動,M=1時表示每個人都有改變。結果整體看來年紀小則變動機會大,但主要來自於未知性傾向的人漸漸產生認同,若扣除掉原為未知性傾向的人,則整體的性傾向變動不大,女性較容易變動,M0.1,男性則變動機率更小
全部樣本中的男性及女性各年齡性傾向變動的機率(M=0-1)(C研究,Ott et al., 2011)
除去一開始為未知性傾向的樣本後各年齡中男性及女性中性傾向變動的機率(M=0-1)(C研究,Ott et al., 2011)

其中,異性戀族群持續為完全異性戀的機率約九成五,顯示非異性戀族群變動機率明顯較高,故扣除持續完全異性戀和先前所提原為未知性傾向的族群後,變動的機會仍以低年齡層較高15-16歲後穩定地在M=0.4-0.5,且男女相近。
除去一開始未知性傾向及始終為完全異性戀樣本後各年齡中男性及女性性傾向變動的機率(M=0-1)(C研究,Ott et al., 2011)
12-17歲及18-21歲男性的性傾向變化,表格中數字表留在原組別的機率,M為變動機率(M=0-1),圈出之數字為性傾向未變動的機率(C研究,Ott et al., 2011)

12-17歲及18-21歲女性的性傾向變化,表格中數字表留在原組別的機率,M為變動機率(M=0-1),圈出之數字為性傾向未變動的機率(C研究,Ott et al., 2011)

四、結語

從現有的結果看來,在成長過程中,不論時代都會有一定比例的人受到同性或是雙性吸引,數字多寡常決定於分類如何界定,而性傾向的認同則還受社會環境影響,且隨年齡增加會逐漸形成,然而這個比例是動態平衡的結果大部分人不變動,極少數異性戀和近半數性少數會程度不一地改變性傾向。如此看來,要找到幾個曾有同性戀情,後來又與異性建立關係的人,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除了原本就是雙性戀的可能性,也可能就是性傾向流動的個體之一。

即便是大規模的調查,由於性少數比例低,性傾向分類之後的樣本數也所剩不多,故關於流動比例的精確性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References:
  1.  G.  Remafedi et al.,  Demography of Sexual Orientation in Adolescents,  Pediatrics 1992;89(4):p714-721.
  2.  R. Savin-Williams & G. Ream, Prevalence and Stability of Sexual Orientation Components During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Arch Sex Behav , 2007; 36:385–394.
  3. M. Ott et al.,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Self-Reported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in Young People: Application of Mobility Metrics, Arch Sex Behav. 2011;40(3): 519–532.
  4. https://www.gutsweb.org/index.php/the-survey/guts-questionnaires